2020-04-13 11:48:41 來源:安徽會計網
很多企業財務人員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問題,為了讓企業平順發展,我們還是應該避免進入以下財務管理誤區:
1、混淆財務與會計
很多財務人員認為財務和會計沒有多大區別,其實,學術界對于財務管理與會計的關系看法也不一致,主要有三種觀點,即大會計觀、大財務觀、財務與會計并列觀。不過,這三種觀點都承認財務管理與會計不是一回事。
2、以企業利潤最大化為上
實際上,一味地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容易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并且忽視企業的社會利益、員工利益、債權人利益、債務人利益、消費者利益和投資者利益,極易偏離企業的總目標。所以,財務管理中,我們應堅定不移地把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追求目標。
3、財務計劃與企業戰略相背離
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企業的規模、模式都發生了改變,企業內部的財務關系也變得復雜,這使得企業財務計劃與企業戰略目標不一致。造成的后果就是無法協調好各種財務關系,導致企業投資決策失誤,難以防范風險,忽視企業的整體戰略等。所以,在企業管理中,戰略的選擇和實施是企業的根本利益所在。財務人員必須根據企業總目標的要求,配合企業戰略的實施,提出切合實際的企業財務戰略目標,盡量避免因企業財務計劃與企業戰略目標的不統一而造成資源浪費和經濟效益下降。
4、盲目實施多元化理財
多元化擴張能夠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但是,在不掌握新擴張領域的相關情況,不具備足夠的資金、時間和人力資源進入新領域等情況下,就盲目進行多元化擴張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一般來說,盲目實施多元化理財常常會落入多元化擴張陷阱,造成企業擴大規模后,因組織機構、職能部門增加而患上“大企業病”,導致“扯皮”“內耗”等因素相應增加,以及出現各部門爭預算指標、爭投資和各自為政等現象。
5、過分依賴負債經營
企業利用債務進行負債經營,對于降低企業綜合成本、獲取財務杠桿利益、減少財務風險是無可厚非的。一些企業在不具有償債能力的前提下,依舊采取負債經營策略,企圖以此來促進企業的發展和規模的擴大,可實際情況卻是使自己陷入了“舉債—再舉債—債上加債”的惡性循環之中。
所以,在沒有掌握好負債的規模、利益和期限的情況下,企業不可過分負債經營,因為這種不考慮資金風險,融資時又不善于合理組合,不注意收益與成本的配比,不注意負債的時間、結構等的決策,往往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風險。
會計 從業 |
會計基礎 丨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丨 EXCEL賬務處理課程 |
初級 職稱 |
初級會計實務 丨 經濟法基礎 丨 2021初級會計職稱無憂精講班 丨 2021初級會計職稱密訓班 |
中級 職稱 |
【2021新大綱】中級財務管理 丨 【2021新大綱】中級會計實務 丨 【2021新大綱】中級經濟法 丨 中級財務管理面授班 丨 中級會計實務面授班 丨 中級經濟法面授班 丨 2021中級會計職稱無憂精講班 |
CPA | 會計 丨 審計 丨 稅法 丨 經濟法 丨 財務成本管理 丨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丨 2020注冊會計師面授班(任選三科) 丨 2020注冊會計師面授班(六科) |
真賬 實操 |
EXCEL賬務處理-基礎班 丨 出納高清課 丨 全盤賬(高清完整版) |
說明: 提交申請后,我們的老師會在最短的時間里 為您設計一份專屬于您的通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