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支付現金股利
B、向銀行借入款項存入銀行存款賬戶
C、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D、接受資產捐贈
答案:D
A、作為主營業務收入
B、作為其他業務收入
C、作為營業外收入
D、沖減工程成本
A、0
B、收益10000
C、收益5000
D、損失5000
答案:A
A、200
B、380
C、180
D、0
A、或有應付金額
B、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債權人因重組享有股權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
C、抵債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
D、債權人因重組享有股權的公允價值與債務人確認的實收資本之間的差額
A、管理費用50000元
B、營業外支出50000元
C、管理費用10000元
D、營業外支出10000元
A、2010年末“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168.75萬元
B、2010年遞延所得稅費用為168.75萬元
C、2010年應交所得稅為106.25萬元
D、2010年確認其他綜合收益為25萬元
答案:B
A、列入負債項目
B、列入少數股東權益項目
C、列入其他綜合收益項目
D、列入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項目之間單設的項目
A、資產負債表日后訴訟案件結案,法院判決證實了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已經存在現時義務,需要調整原先確認的與該訴訟案件相關的預計負債,或確認一項新負債
B、資產負債表日后取得確鑿證據,表明一批原材料在資產負債表日發生了減值或者需要調整該項資產原先確認的減值金額
C、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巨額虧損
D、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現了財務報表舞弊或差錯
答案:C
A、會計估計應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資料為基礎
B、對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會計估計會削弱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C、會計估計變更應根據不同情況采用追溯重述法或追溯調整法進行處理
D、為順利達成財務預算目標,企業可以進行相應的會計估計變更
A、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委托加工收回后直接用于對外銷售(售價不高于受托方計稅價格)的商品負擔的消費稅
B、由受托方代收代繳的委托加工收回后繼續用于生產應稅消費品負擔的消費稅
C、小規模納稅企業購入材料支付的增值稅
D、一般納稅企業進口原材料繳納的增值稅
答案:AC
A、無形資產的出租收入應當確認為其他業務收入
B、無形資產的攤銷期自其可供使用時起至終止確認時止
C、無法區分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支出,應當在發生時費用化,計入當期損益
D、無形資產的研究階段發生的支出應計入當期損益
答案:ABCD
A、該項交換不具有商業實質
B、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均不能夠可靠地計量
C、該項交換具有商業實質
D、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
答案:AB
A、能夠脫離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產生獨立的現金流入
B、難以脫離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產生獨立的現金流入
C、資產的賬面價值難以完全歸屬于某一資產組
D、資產的賬面余額難以完全歸屬于某一資產組
答案:BC
A、應當根據累計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計算確定一般借款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
B、應當根據累計資產支出超過專門借款部分的資產支出加權平均數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資本化率,計算確定一般借款應予資本化的利息金額
C、一般借款加權平均利率=所占用一般借款當期實際發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權平均數
D、一般借款屬外幣借款的,其本金和利息所產生的匯兌差額應作為財務費用,計入當期損益
答案:BCD
A、無壞賬準備時,債權人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大于將來應收金額
B、無壞賬準備時,債權人重組債權的賬面余額小于將來應收金額
C、有壞賬準備時,債權人放棄的部分債權小于已經計提的壞賬準備
D、有壞賬準備時,債權人放棄的部分債權大于已經計提的壞賬準備
答案:AD
A、財政撥款
B、增值稅的出口退稅
C、先征后返的稅金
D、即征即退的稅金
答案:ACD
A、因預提產品質量保證費用而確認預計負債
B、本年度發生虧損,可以結轉以后年度稅前彌補
C、成本模式計量下,計提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D、當期購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期末公允價值的上升
答案:ABC
A、如果捐贈人對捐贈資產的使用設置了時間限制或用途限制,則所確認的相關捐贈收入為限定性捐贈收入
B、如果捐贈方對捐贈的使用沒有設置時間限制或用途限制,則所確認的相關捐贈收入為非限定性捐贈收入
C、捐贈交易屬于非交換交易
D、如果限定性捐贈收入的限制在確認收入的當期得以解除,則應當轉為非限定性收入
A、企業從二級市場購入的為了近期出售的股票
B、企業購入的到期日和回收金額確定且有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債券
C、企業取得的有公開報價且不準備隨時變現的某公司的5%的股票
D、企業取得的沒有公開報價且不準備隨時變現的某公司的5%的股票
答案:CD
1
0
答案:錯誤
答案:正確
甲公司為家電生產、銷售企業,主要生產A、B、C三種家電產品。甲公司有關事項如下:
(1)甲公司對購買其A產品的消費者作出承諾:A產品售出后2年內如出現非意外事件造成的質量問題,甲公司免費負責保修。甲公司2010年共銷售A產品20 000臺,每臺售價0.5萬元。根據以往經驗,如果發生較小的質量問題,發生的維修費用為銷售收入的1%;如果發生較大的質量問題,發生的維修費用為銷售收入的2%。甲公司預計2010年銷售的產品,70%不會發生質量問題,20%可能發生較小質量問題,10%可能發生較大質量問題。甲公司2010年實際發生的維修費用為30萬元(假定用銀行存款支付50%,另外50%為耗用的原材料)。2010年1月1日,甲公司為A產品質量保證而計提的預計負債余額為60萬元。
(2)2010年11月28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不可撤銷合同,約定在2011年2月15日以每件400元的價格向乙公司提供B產品1萬件,若不能按期交貨,甲公司應按總價款(不含增值稅額)的30%支付違約金。甲公司的B產品無庫存。2010年12月末,甲公司準備生產B產品時,原材料價格突然上漲,預計生產B產品的單位成本為500元。
2011年2月10日,甲公司生產的1萬件B產品完工,每件B產品的實際成本為480元。
2011年2月15日,甲公司按合同約定將該批B產品交付給乙公司,并收到相關款項。
(3)甲公司管理層于2010年11月制定了一項業務重組計劃。該業務重組計劃的主要內容如下:從2011年1月1日起關閉C產品生產線;從事C產品生產的員工共計200人,除部門主管及技術骨干留用轉入其他部門,以及符合1年內退休人員外,其他180人都將被辭退。甲公司將給予被辭退員工補償;C產品生產線關閉之日,租用的廠房將被騰空,撤銷租賃合同并將其移交給出租方,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等將轉移至甲公司自己的倉庫。上述業務重組計劃已于2010年12月2日經甲公司董事會批準,并于12月3日對外公告。
2010年12月31日,上述業務重組計劃尚未實際實施,員工補償及相關支出尚未支付。為了實施上述業務重組計劃,甲公司預計發生以下支出或損失:因辭退員工將支付補償款1 000萬元;1年內退休人員辦理內部退休,擬支付的內退人員工資和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等300萬元;因撤銷廠房租賃合同將支付違約金50萬元;因將用于C產品生產的固定資產等轉移至倉庫將發生運輸費5萬元;因對留用員工進行培訓將發生支出2萬元;因推廣新款B產品將發生廣告費用3 000萬元。
(4)2010年12月15日,消費者因使用C產品造成財產損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甲公司賠償損失560萬元;12月31日,法院尚未對該案作出判決。在咨詢法律顧問后,甲公司認為該案很可能敗訴。根據專業人士的測算,甲公司的賠償金額可能在450萬元至550萬元之間,而且上述區間內每個金額的可能性相同。
(5)2010年12月25日,丙公司(為甲公司的子公司)向銀行借款3 200萬元,期限為3年。經董事會批準,甲公司為丙公司的上述銀行借款提供全額擔保。12月31日,丙公司經營狀況良好,預計不存在還款困難。
(6)2010年11月15日,甲公司貨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因相關賠償問題引起糾紛,對方將甲公司訴之法院,要求甲公司賠償100萬元。截止2010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對該案作出判決,甲公司預計勝訴的可能性為40%,敗訴的可能性為60%,如果敗訴,需要賠償90萬元,并承擔訴訟費5萬元。同時,甲公司基本確定可從保險公司獲得60萬元的賠償。
答案:
1).甲公司為A產品質量保證應確認的預計負債=20 000×0.5×(0×70%+1%×20%+2%×10%)=40(萬元)
相關分錄為:
借:銷售費用 40
貸:預計負債 40
借:預計負債 30
貸:銀行存款 15
原材料 15
2).2010年12月31日:執行合同的損失=(500-400)×1=100(萬元);不執行合同的損失=400×30%=120(萬元),所以應執行合同。
借:營業外支出 100
貸:預計負債 100
2011年2月10日:
借:庫存商品 480
貸:生產成本 480
借:預計負債 100
貸:庫存商品 100
2011年2月15日:
借:銀行存款 468
貸:主營業務收入 4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8
借:主營業務成本 380(480-100)
貸:庫存商品 380
3).與甲公司業務重組有關的直接支出有: ①因辭退員工將支付補償款1000萬元;②1年內退休人員辦理內部退休擬支付的內退人員工資和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等300萬元;③因撤銷廠房租賃合同將支付違約金50萬元。
借:管理費用 1 300(1 000+3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1 300
借:管理費用 50
貸:預計負債 50
4).資料(4)需要確認預計負債,預計負債的最佳估計數=(450+550)/2=500(萬元)
借:營業外支出 500
貸:預計負債 500
資料(5)不需要確認預計負債。因為丙公司經營狀況良好,預計不存在還款困難,甲公司對丙公司的擔保極小可能導致其經濟利益流出。
5).借:管理費用 5
營業外支出 30
其他應收款 60
貸:預計負債 95
無
甲公司為一物流企業,經營國內、國際貨物運輸業務。由于擁有的貨輪出現了減值跡象。甲公司于2015年12月31日對其進行減值測試,相關資料如下:
(1)甲公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國內貨物運輸采用人民幣結算,國際貨物運輸采用美元結算。
(2)貨輪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5%。2015年12月31日,貨輪的賬面原價為人民幣38000萬元,已計提折舊為人民幣27075萬元,賬面價值為人民幣10925萬元,貨輪已使用15年,尚可使用5年,甲公司擬繼續經營使用貨輪直至報廢。
(3)甲公司將貨輪專門用于國際貨物運輸。由于國際貨物運輸業務受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較大,甲公司預計貨輪未來5年產生的凈現金流量(假定使用壽命結束時處置貨輪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為零,有關現金流量均發生在年末)如下表所示。
業務好時
(20%的可能性)
業務一般時
(60%的可能性)
業務差時
(4)由于不存在活躍市場,甲公司無法可靠估計貨輪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
(5)在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和貨輪特定風險后,甲公司確定10%為人民幣適用的折現率,確定12%為美元的折現率,相關復利現值系數如下:
(P/F,10%,1)=0.9091;(P/F,12%,1)=0.8929
(P/F,10%,2)=0.8264;(P/F,12%,2)=0.7972
(P/F,10%,3)=0.7513;(P/F,12%,3)=0.7118
(P/F,10%,4)=0.6830;(P/F,12%,4)=0.6355
(P/F,10%,5)=0.6209;(P/F,12%,5)=0.5674
(6)2015年12月31日的匯率為1美元=6.85元人民幣。甲公司預測以后各年末的美元匯率如下:第1年末為1美元=6.80元人民幣;第2年末為1美元=6.75元人民幣;第3年末為1美元=6.70元人民幣;第4年末為1美元=6.65元人民幣;第5年末為1美元=6.60元人民幣。
1).貨輪可收回金額的計算過程如下:
①使用期望現金流量法計算貨輪未來5年每年的現金流量。
第一年的現金流量=500×20%+400×60%+200×20%=380(萬美元)
第二年的現金流量=480×20%+360×60%+150×20%=342(萬美元)
第三年的現金流量=450×20%+350×60%+120×20%=324(萬美元)
第四年的現金流量=480×20%+380×60%+150×20%=354(萬美元)
第五年的現金流量=480×20%+400×60%+180×20%=372(萬美元)
②計算貨輪按照記賬本位幣表示的未來5年現金流量的現值,并確定其可收回金額。
按照記賬本位幣表示的未來5年現金流量的現值=380×6.85×0.8929+342×6.85×0.7972+324×6.85×0.7118+354×6.85×0.6355+372×6.85×0.5674=8758.46(萬元)。
由于無法可靠估計貨輪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所以其可收回金額就是未來現金流量現值8758.46萬元。
2).貨輪的賬面價值是10925萬元,可回收金額是8758.46萬元,所以應該計提的減值金額=10925-8758.46=2166.54 (萬元),會計分錄為:
借:資產減值損失 2166.54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166.54
3).貨輪2009年應計提的折舊=8758.46/5=1751.69(萬元)。
共有試題 50 題,已做 0 題。您確認要交卷嗎?
記住我
登錄后可繼續體驗